竹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竹制品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对蕴含在竹产品中的文化内涵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大批标志着现代文明的竹键盘竹鼠标、竹纤维毛巾浴巾衣服等竹制品应运而生。当前,气候变化异常更使人们对低排放的竹子寄予厚望。有效利用竹资源,发展竹文化产业,提高竹产品附加值,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我国山区综合开发,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以文化助推我国竹产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时代的要求。可以说,竹文化的发展是竹产业发展的一个见证,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促动作用。
传统文化奠基竹产业
我国盛产竹子,素有“竹子王国”的美誉,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人们食、衣、住、行、用的各个方面。从食用方面看,竹笋和竹荪都是美味佳肴;竹沥、竹茹、竹黄、竹荪还是药用材料。从服饰上看,古人用竹制布、取竹制冠,以竹做防雨用品如竹鞋、竹笠、竹伞,一直沿用至今。从居住方面看,人们用竹做建筑材料,做脚手架,制作各种日用家具。从行方面看,古人取竹制造竹车、竹筏和桥梁,也为交通发展作出了贡献。从使用的方面看,竹制器具物品更是名目繁多,不计其数。反映在文字上,竹部首的文字在《康熙字典》中就有960个,足可以说明竹的利用多么广泛。当前,更有木竹雕等形式的工艺品来展现我国传统竹文化。
竹在中国象征着一种品性高洁的理想,是君子的化身。竹子独树一帜,虚心自待,坚韧不拔,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形态品格,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和审美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理想人格和美学精神的一种象征。在我国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列其中,可见竹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生态文明引领竹业发展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四季长青,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音、净化空气的作用。我国城乡的许多民居宅院,庭前屋后,都愿意培植一片竹林,借以改善人居环境。如今,竹海景观已成为我国森林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关于林业三大体系建设中表述到:“没有生态文化的大发展,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就难以树立,人们的生态意识就难以增强,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就没有坚实的思想保障。建设生态文明特别要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要通过发展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由此可见,生态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竹文化是生态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国竹资源丰富,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竹林面积为600多万公顷。竹林自然分布于南至海南岛、北至黄河流域、东自台湾、西到西藏聂拉木地区,有500多种。此外,据浙江林学院的有关专家研究发现,竹林的固碳能力巨大,1公顷毛竹的年固碳量为5.09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相关专家指出,加大竹产品使用,加强发展竹旅游,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著名生态和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由此可见,只有从更深的思想文化层面解决问题,让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就是要全面提升林业对现代文明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坚定不移地加大生态竹文化发展,发挥竹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发展竹文化更是发展竹区生态经济
竹子有着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家建议,应充分利用我国竹资源,加强发展竹文化,增加竹产品附加值,实现竹产区农民增收致富,满足社会对竹产业的多种需求。
我国竹产业链条日趋成熟,但仍缺少成熟的品牌,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竹业应坚持走生态品牌竹业之路,倡导原生态竹产品生产,注册保护“竹海”、竹笋、竹纤维、竹炭等品牌,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名人效应,积极发展文化含量较高的竹类食品和工艺品。
随着人们对竹文化要求的提高,以竹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业日益壮大。我国应将竹类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竹生态旅游文化,打造“观竹之景、吟竹之诗、唱竹之歌、品竹之味、跳竹之舞、玩竹之器”精品旅游线;大力培育观赏型竹种,积极发展竹装饰、竹装修,挖掘竹文化,不断丰富竹文化内涵,全力打造世界竹生态与竹文化旅游地,实现竹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此外,开展竹文化节会也是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产业的良好措施。围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着力办好竹笋节、竹文化日、竹民俗文化体育节和竹海美食节等活动;开发吃竹海山珍、住竹海仙境、行生态隧道、游优美景区、购竹类商品、娱竹乡文化的产业链条;培育竹根雕、竹筒雕、竹编、竹簧等特色工艺品,发展以竹荪、竹笋、竹海野菌为原料的特色旅游食品,通过商贸载体,不断提高竹产业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