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林业 >  正文

湖州竹叶由废变宝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09-9-15) 时间:2010-04-20 00:00:00

字号

“这个摊的竹叶我全包了。”浙江省湖州市林农毛小才说,他今年打算应用毛竹覆盖技术,如果成功,亩均产值能达到上万元。

今年,湖州市推广应用毛竹覆盖技术,让春笋冬出。往年只能烧火或作肥料的竹叶因为这项技术的推广而变成了抢手货,每担竹叶已卖到10元左右。

“我收购毛竹毛料已经几十年了,竹叶竟然也有人要,这还是头一回。”湖州市吴兴区毛竹主产区的毛竹毛料收购点上,一名经营者边说边敲打竹枝收集竹叶,并把竹叶装袋存放。

据介绍,毛竹覆盖技术是由当地林农孙士明经过近10年实践试验成功的,利用了竹叶具有透气、不吸水、抗腐蚀、保温和亲和性好等特点,可使春笋亩产量达到3000公斤~3750公斤。由于上市时间差,毛竹笋的价格也能翻上几十倍。2008年,孙士明的毛竹林获得了最高亩产值3.2万元的好收成。

目前,湖州市推广毛竹覆盖技术应用约100亩,主要集中在毛竹经营水平较高的笋用林地区,重点在竹叶资源丰富且交通便利的埭溪、妙西等乡镇,并在长兴、安吉、德清等县布点试验。据测算,毛竹覆盖每亩约需要竹叶5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