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林业 >  正文

从斯道拉恩索集团看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09-11-19) 时间:2010-04-14 00:00:00

字号

世界最大的林纸企业之一,芬兰斯道拉恩索集团一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并融入集团的发展战略之中。是什么让这样一个身处传统造纸行业的大型企业拥有持续的生命力?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最近几年逐渐为大家所知晓,意指一种个人或者团体如何促进与周遭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存,并且永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产业发展上,也就是所谓发展循环经济。

斯道拉恩索认为,林纸产业可形成完整的碳循环。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储存在地球表面。树木被采伐后,去皮后的原木被用于造纸,制浆生产过程中,利用纸浆蒸煮的黑液、树皮、脱墨沉淀物和生物沉淀物产生一体化生产线所需的大部分能源。树皮和碎木料可以燃烧发电,现在也被开始研发应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成。2008年,在斯道拉恩索的生产内部能源中对生物质的使用比例增长到72%。

而制造的纸张和纸板,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部分的纸将被回收利用达6次~7次之多,直到纸浆纤维缩短老化,不再适合再循环。燃烧这些废纸产品将产生热能继续供人类使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则被排放到空气中,直至再次被树木吸收。这样一个林纸业的循环,使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循环经济产业。

相对于碳捕捉和碳封存解决方案所面临的高昂的成本,苛刻的运输和储藏要求,自然碳封存显得更具有易操作性。陆地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一种自然碳封存过程,因此以森林再造、限制森林砍伐等方式来实现的碳封存被认为是最具经济效益的方式。

作为地球的绿肺,森林在进行碳储存上的作用是相当大的。然而,人类对于造纸纤维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包括日益减少的森林资源。巨大的消耗潜力,需要巨大的原材料资源来进行支撑。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和市场开拓。斯道拉恩索集团于2002年开始在我国广西南部建立桉树人工林,并开展了多方面可持续发展工作,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关注土地租赁流程的评估,以及改进供应链中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斯道拉恩索广西人工林项目是第一个邀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进行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ESIA)的大型人工林项目,在2007年的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上,斯道拉恩索在中国人工林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还被作为一项启迪性案例进行展示。

斯道拉恩索积极推进经营所在地的森林认证工作,坚决反对砍伐热带雨林和受保护的森林,以遏制气候变化。森林认证是对原料来源具备可追溯性的重要保证,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林地的生产经营进行高标准的可持续管理认证,使之能够健康生存,并且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

有了森林认证,通过追溯系统,客户将了解每张纸的来源,从而避免购买通过砍伐热带雨林和受保护森林而获得的纸张。拥有对可持续原材料的控制能力,也将成为林纸企业及产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现代化的林纸行业,将是对缓解气候变化的一个有益支持力量。我们一直在说缓解气候变化的直接举措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和实现减少。一方面是减少碳排放量,另一方面是增加碳吸收量,即之前提到的森林和人工林的碳储存。

对于林纸行业来说,减少碳排放量即发生在生产中,包括废纸的回收利用过程。2008年,斯道拉恩索将纸浆、纸和纸板工厂的矿物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6年的目标基准量上已经降低了16%。这一大幅减排就是通过投资于能源生产资产、工厂能效项目和增加生物质的使用来实现的。

斯道拉恩索致力于提供气候友好型的替代性产品,而且与许多采用非再生竞争材料制造的产品相比具有较低的碳足迹。集团正努力运用在林纸行业的专业能力,不断开发产品,替代那些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而获得的产品,从而为遏制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