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森八桂,遍布红山茶。在全国的30多种红山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就有近20种,是红山茶的主要产地,主要品种有长毛红山茶、隐脉红山茶、红蕊红山茶、多齿红山茶等等。红山茶树干挺直,树形优美,花瓣鲜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满林通红长毛茶
在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100米的大鱼罗,生长着一片长毛红山茶,树高10米~25米,个别植株高达30米,树干挺直。阳春时节,红山茶花盛开,满林通红,如火喷霞,把浓绿的山林点缀得格外艳丽妖娆;秋季硕果累累,山云迷雾之际,登高眺望,满山如雾如烟,天际一色,蔚为壮观。
千朵红花枝上挂
隐脉红山茶又名瑶山红山茶、大叶茶,主要产于桂西北山区,长绿乔木。叶长椭圆,叶缘有尖利的小锯齿,花朵顶生,粉红至大红色,花瓣8片~10片,果圆球形。在与贵州省毗邻的乐业县雅长林区,有一片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隐脉红山茶林,树高8米~12米,最高15米;胸径15厘米~25厘米,最大的46厘米。每年1月~5月开花,一株树开花数百朵,甚至上千朵,鲜红的花瓣、黄色的花蕊,在绿叶的衬托下,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红蕊山茶别样红
红蕊红山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只在贵州省晴隆县海拔1850米的高山上发现。1993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三匹虎林区海拔1250米的高山上,发现有成片分布;1995年,又在该林区海拔950米处发现生长有众多幼树,由于受高大乔木树冠覆盖而显得纤细娇嫩。
红蕊红山茶与西南红山茶相似,它与其他山茶的主要区别是树皮青灰色,似有粉状羽毛,叶片小,卵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基部近圆形,叶面两面无毛,网状脉沿叶缘周围有波状纹,脉络清晰,构图别致;花丝管短,花瓣及花蕊均为红色,显得格外鲜红艳丽。据试验,引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其叶片更小且增厚增硬,一改娇弱之态,若大量引种于庭院,观赏价值更高。
独领风骚多齿茶
多齿红山茶常称红花油茶,为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冠球形,高1米~5米,一般生长在海拔500米~1000米土质比较肥沃疏松的红壤土上。花期在12月~次年5月,花单瓣或重瓣,9片~15片,较厚,经久不凋落,花丝金黄色,花蕊团生于花朵中心,状如绣球。
在龙胜县海拔1200米的亭子坪,有一片约两公顷的山林,生长着较多的多齿红山茶,高2米~4米,树形秀美。在万木争荣、百花斗艳的春天,多齿红茶花绽放,特别火红艳丽,把亭子坪渲染成迷人的高山红山茶花园,是广西不可多得的秀丽的森林景观。
在融安县西山林场德胜峰下沟谷中,生长着一片多齿红山茶,当地群众称之为红茶沟。这里峰峦连绵,溪碧清秀,飞瀑挂崖,古藤缠树垂吊,花开时节,红山茶艳冠群芳,为秀丽的自然风光增添了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