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沙群岛,像一把珍珠撒在祖国南海的水面上。距离西沙群岛中最大岛屿永兴岛约60公里的东岛,是一个得天独厚的鸟岛。岛上热带林木繁茂,四季郁郁葱葱,还有很多可爱的鸟儿。
东岛上最多的鸟类是鲣鸟,它是一种大型热带海鸟,外形似鸭,但咀较长。鸟岛上的鲣鸟有两种,一种是红脚鲣鸟,另一种是褐鲣鸟,前一种占绝对优势。
红脚鲣鸟体羽雪白,仅局部浅棕白色。幼鸟羽绒丰满,身姿秀丽。红脚鲣鸟因足部好似着一双红舞鞋而得名,又因羽毛洁白而被誉为“白衣天使”。
鲣鸟眼力敏锐,视觉发达,能在高空发现海里的小鱼。一旦发现猎物,垂直俯冲扎入水中,立却吞食,并贮存于它鼓鼓的嗦囊之中。因鲣鸟的喉肌松软,嗦囊发达,每次竟可保存1公斤所捕食物。
雌鲣鸟每次产卵1枚,随即孵卵守巢。雄鸟每天早晨飞到海上捕捉鱼虾,到傍晚归来,嘴对嘴地把所存食物喂进“小宝贝”的嘴里,然后再把所剩食物与雌鸟共享。
鲣鸟是渔民捕鱼的好助手,因为鲣鸟的慧眼能洞察鱼群。渔民们根据鲣鸟追随鱼群的习性,按照鲣鸟飞往的方向驾船布网捕鱼,傍晚又顺着鲣鸟返回的路线满载而归,所以渔民都把鲣鸟视为吉祥鸟。
尽管东岛是红脚鲣鸟的天堂,但它们的生存环境仍十分险恶,其生长过程亦非常脆弱。
幼鸟从出壳到独立生活需要8~9个月的时间,强台风是红脚鲣鸟幼鸟的最大“杀手”,幼鸟一旦被刮落树下,成鸟就不会继续喂食,很多幼鸟就这样活活饿死。同时,因为鲣鸟的嗦囊里有鱼,偶尔会吐出一两条小鱼落在树下,野猫随即捡食,这些贪食的野猫便常在夜晚悄然上树偷袭鲣鸟,把它们吓倒落地后,撕肠破肚挖吃残鱼。这样算来,幼鸟的存活率不足50%。鲣鸟的另一个“敌人”是盘旋在海岛上空的军舰鸟。这种大型海鸟体羽黑色,双翅展开长达2米多,形似山鹰,凶残成性。它同鲣鸟一样吃鱼,但它懒惰,日夜躲藏在树林里,不肯到海上觅食,全靠掠夺。每当军舰鸟见到鲣鸟捕鱼归来,便立即飞到鲣鸟附近“嘎”地大叫一声,用双翅扑打鲣鸟,吓得鲣鸟惊叫一声,捕获的小鱼便从口中掉下,军舰鸟凌空一个筋斗,将小鱼截获吞入私囊。
鲣鸟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1980年9月,东岛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划为白鲣鸟自然保护区。近年来,东岛红脚鲣鸟数量呈稳定趋势,从原来的3万多只增加到10万只左右,这与西沙驻军倡导爱鸟护鸟是分不开的。目前驻守在东岛的海军部队,除完成本职工作外,也担负着保护鲣鸟的职责。很多战士通过和专家联络以及自学,掌握了统计鲣鸟数量,为鲣鸟上环志,给鸟敷药、喂食等工作,成为海岛的“鸟博士”和“守护神”。
驻岛解放军与鲣鸟人鸟情深,一群群通晓人性的鲣鸟在战士头顶上盘旋,陪伴他们巡逻,共同捍卫着祖国的南海前线。
作者: 陈培栋 编辑: 张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