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杏的蓄水功能
银杏树冠的截留量。银杏树冠的截留量与林分密度有关,不同的林分密度对降水产生不同的截留作用。在林内,降雨落地之前,树冠层的截留使降水产生第一次分配(一部分穿透林地直接落地,一部分沿树干径流,一部分被树冠截留),第二次分配是降水落到地面后,立即被地被物(草、灌木、枯枝落叶)截留并逐渐渗透到土壤中去。这种截留作用不但减少林下径流量,而且推迟了产流时间。不同的林分密度、冠形大小、枝叶密度及吸附能力均会导致树冠截留的差异。
不同林分密度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量。土壤蓄水是林分涵养水源的主要形式,而土壤蓄水能力受其物理性质的影响,尤其是土壤的渗透性。渗透系数越大,意味着雨水入渗并贮存于土壤的时间越短。
银杏树干径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联。银杏树干径流与气象因子(有效辐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雨量)存在密切关系,晴天树干径流与太阳辐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早晨径流启动时间和太阳辐射启动时间基本一致,主要原因为太阳辐射能控制气孔的活动。多云及阴雨天气较低的太阳辐射,对应多云及阴雨天气较低的径流速率。晴天气温在凌晨5点左右达到最低点,随后开始启动,时间大约比树干径流启动时间晚0.5小时左右,15点左右达到最高点。
相对湿度和树干径流变化的关系与气温和树干径流变化的关系恰好相反。气温的波峰和相对湿度波谷与树干径流的午后高峰基本重合,这可能是此时太阳辐射下降,气孔重新开放,在温度和湿度的共同影响下使得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加大,有利于水分从叶内逸出,蒸腾作用加强,导致树干径流速率升高。径流速率在太阳有效辐射下降时而没有立刻降低,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气温和相对湿度与太阳辐射的不同步而造成的。通过试验我们还可看到,白天的风速较大,夜晚风速较小,与树干径流变化有一定关系,但风向对树干径流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阴雨天径流速率保持低值。2004年8月9日、11日有两次降雨过程,在降雨时径流速率迅速下降,降雨结束后快速上升,形成一个较大波谷,这主要是降雨增加了空气相对湿度,极大地降低了叶片气孔内外的蒸汽压梯度。
二、小结
林分密度与降雨截留分配关系十分紧密。林分密度适中的林分,对树干、树冠的截留及穿透雨量均能达到理想效果。
土壤渗透性系数越大,雨水入渗并存在于土壤中的时间越短。
银杏树干截留与有效辐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雨有密切关系。晴天气温在5点达最低点,15点达最高点。相对湿度和树干径流变化与气温和树干径流变化相反,阴雨天径流速率保持最低。
作者: 于成琦 张黎华 王春 编辑: 杨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