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森林 >  正文

国家木质资源利用研究中心落户浙江

来源: 时间:2009-05-02 00:00:00

字号

总投资2000万元的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日前正式落户浙江林学院,实现了浙江省属高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
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可变小材为大材、变劣等材为优等材、变废材为有用材,不受树龄、长短、直径大小、弯曲程度等影响,通过人为加工重组,成为可代替木材使用的木质材料,从而使“三剩物”、“次小薪”材、废旧木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缓解木质资源紧张状况。
根据规划,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后,将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的木质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基地,一流的工程技术中试基地,一流的工程化、产业化辐射基地为目标,经过3年建设,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围绕木质资源综合利用4个方向突破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我国目前有20余万家木质资源加工企业,一半以上集中在以浙江为中心的东部沿海5省(市)。浙江省木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发、推广、市场运行产业链。为提升浙江省木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从2004年开始,浙江省以浙江林学院为依托,先后建立浙江省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木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多个木质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平台,以更好地利用科研成果,服务木材加工企业。
中心常务副主任鲍滨福介绍说,利用木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每开发一项新技术,就能有效延伸木质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链,促进产业向纵深发展。此外,木质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可以扩大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就业率。
据了解,研究中心今后将在工程结构集成材、杉木积成材、木塑复合材、废旧木料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与推广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实现产业化。同时,中心还将承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木质资源加工利用企业等单位委托的相关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吸收和接纳相关单位和研究人员来中心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试验,携带科研成果实施成果转化;与木质资源加工企业紧密结合,推广和辐射成熟、配套的工程化技术成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木业行业培训所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按照成果共享的原则,与国外有关单位联合开发工程化技术,向全国推广最新的木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从而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从木质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大国向技术强国迈进。
浙江林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教授担任该中心主任。

作者: 陈胜伟 编辑: 张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