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中国生态治理科技推广平台 >  正文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目录与治理措施

来源: 时间:2019-09-09 15:08:25

字号


所谓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例如,对于我国大中城市存在的颗粒物和SO2等污染的控制,除了应对工业企业的集中点源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外,还应同时对分散的居民生活用燃料结构、燃用方式、炉具等进行控制和改革,对机动车排气染、城市道路扬尘、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城市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功能区规划等方面,一并纳入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才能取得综合防治的显著效果。

 

目的:

《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涵盖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工业锅炉及炉窑烟气 排放控制、典型有毒有害工业废气净化、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居室及公共场所典型空气污染物净化、无组织排放源控制、大气复合污染 监测模拟与决策支持、清洁生产等八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入选技术大多源于“十一五”以来相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或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

 

技术目录:

1、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燃煤电站锅炉石 灰石/石灰-石膏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火电厂双相整流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燃煤锅炉电石渣- 石膏湿法烟气 脱硫技术、循环流化床干法/ 半干 法烟气脱 硫除尘及多污染 物协同净化技术)

2、工业锅炉及炉窑烟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石灰石- 石膏湿 法脱硫技术、电石渣- 石膏湿 法烟气脱硫技术、白泥- 石膏湿法 烟气脱硫技术、钢铁烧结烟气循 环流化床法脱硫 技术、新型催化法烟气 脱硫技术)

3、典型有毒有害工业废气净化关键技术(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循环脱 附分流回收吸附 净化技术、高效吸附- 脱附-蓄热催化燃烧VOCs 治理技术、活性炭吸附回收VOCs 技术)

4、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汽油车尾气催化 净化技术)

5、居室及公共场所典型空气污染物净化关键技术( 中央空调空气净 化单元及室内空 气净化技术、室内空气中有害 微生物净化技术)

6、无组织排放源控制关键技术(综合抑尘技术)

7、大气复合污染监测、模拟与决策支持关键技术(大气挥发性有机 物快速在线监测 系统、大气细粒子及其 气态前体物一体 化在线监测技术、大气中NOx及其 光化产物一体化 在线监测仪器及 标定技术、 大气细粒子和超细粒子的快速在 线监测技术)

8、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水煤浆代油洁净 燃烧技术)

 

方法与步骤:

1、 收集调查有关城市或地区各种大气污染源的位置,排放的主要有害物质种类、数量、时空分布及污染源高度、排气速度等参数。对大量分散的小污染源,如居民和商业饮食炉灶等,则应把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内的小污染源按面源处理。

2、监测区域内各有关监测点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并计算出各点的日、月、年平均浓度。

3、研究确定适用于当地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并计算出区域内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值,步确定使环境中大气污染物降低到允许值或目标值时,区域内各类污染源的削减量方案。确定这一方案时,需充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4、调查了解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资金。

5、研究各种可能减轻大气环境污染的措施。如为减轻锅炉烟尘对环境的污染,可安装除尘器来消烟除尘,减少燃煤量以削减烟尘量。此外也可采用集中供热,使用无污染能源等。

 

治理措施:

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①改革能源结构,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力、水力)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沼气、酒精)。②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燃料脱硫、煤的液化和气化),以减少燃烧时产生污染大气的物质。③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如改革炉灶、采用沸腾炉燃烧等)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④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工业生产工艺(如不用和少用易引起污染的原料,采用闭路循环工艺等)。⑤节约能源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⑥加强企业管理,减少事故性排放和逸散。⑦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置工业、生活和建筑废渣,减少地面扬尘。

2、治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燃烧过程和工业生产过程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有一些污染物排入大气,应控制其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使之不超过该地区的环境容量。主要方法有:

①利用各种除尘器去除烟尘和各种工业粉尘。②采用气体吸收塔处理有害气体(如用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吸收废气中二氧化硫;用碱吸收法处理排烟中的氮氧化物)。③应用其他物理的(如冷凝)、化学的(如催化转化)、物理化学的(如分子筛、活性炭吸附、膜分离)方法回收利用废气中的有用物质,或使有害气体无害化。

3、发展植物净化

植物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截留粉尘、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积的范围内,长时间地、连续地净化大气。尤其是大气中污染物影响范围广、浓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植物净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城市和工业区有计划地、有选择地扩大绿地面积是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具有长效能和多功能的措施。

4、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

大气环境的自净有物理、化学作用(扩散、稀释、氧化、还原、降水洗涤等)和生物作用。在排出的污染物总量恒定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同气象条件有关,认识和掌握气象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可以降低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避免或减少大气污染危害。例如,以不同地区、不同高度的大气层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变化规律为依据,可以合理地确定不同地区的烟囱高度,使经烟囱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能在大气中迅速地扩散稀释。

 

防治工作: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研究建立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综合运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手段,着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会同有关部门确保明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制订重大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

2、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切实解决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网问题。控制煤炭消费量,制定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切实抓好天然气供应保障。做好油品品质提升工作。

3、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2014—2015年节能行动计划。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考核,暂停未完成目标地区新建高耗能项目的核准和审批。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对能源消费增量超出控制目标的地区新上高耗能项目,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积极推行能效领跑者制度,建立和实施节能量交易制度。加强能效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节能监察执法机制,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

4、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组织编制《国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改造。

5、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尽快研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议。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

6、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形成组合拳。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引导社会加大节能减排和防治大气污染治理投入。深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挥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作用,落实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政策,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

7、加强与地方和部门协调合作。加强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做好节能减排的部署安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支持配合环保等部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加强中央与地方的沟通协作。

8、动员全社会参与。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动员全体社会成员积极主动参与节能减排、防治雾霾。办好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绿色产品、节能省地型住宅。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践行绿色低碳交通出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话题
推荐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