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王丽平
8月20日,在南丰路上,几位市北园林工作人员正对一棵一人合抱粗的树进行修复,他们手拿电钻、电锯等,脚踩梯子,对着大树腐烂中空的部位进行清理、杀菌、杀虫,然后填充,他们俨然成了这些树的医生。
青岛市古树名目修复专家站特聘专家邱元英介绍,南丰路(萍乡路以南)行道树法桐大概有60多年的历史,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树体多处腐烂中空、树体倾斜,腐烂中空的树洞现象,如不及时处理,极易成为林木虫害的栖息场所和林木病害的侵入口,随时有倾倒劈裂的风险。经现场实际测量和多次研究分析,最终计划对受损最为严重的9棵法桐按树洞位置、腐烂程度等分为6大类,每类树洞根据其特点分别采取了堵洞、掏空等不同的修复方法,从而延长树木寿命,达到保护树木的目的,计划8月中旬开展修复工作。
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工作站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致力于古树名木的修复和树木保护工作。2019年开始对市北区的古树名木生存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今年3月份对四方利群附近2棵300多年的银杏树通过通过土壤改良,对于已腐烂的树体和空洞,实施修复(干处理和封穴处理),助壮、使用新工艺等方法对古树进行修复工作,目前这两棵银杏树长势良好。有了前期古树名木的修复经验,近日,古树名木保护专家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树木修复工作。
专家工作站2016年开始对嘉善路、北岭山森林公园等几十株杨树进行试点实验。通过对杨树注射合理的植物药剂量“避孕药”抑制植株孕育花芽,达到减少来年植株开花飘絮的效果。2018年开始研究的《青岛市园林刺吸性害虫资源调查与研究》课题,获得青岛市园林刺吸性害虫资源调查名录共6科64属74中种,有效的掌握了防治刺吸性害虫发生规律和防治的方法。今后专家站将会不断开展研究课题,保障园林绿化成果和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