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热点 >  正文

中俄机构发布绿证体系和碳市场合作倡议

来源:中国环境 时间:2025-07-23 14:49:54

字号

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系列专题活动——“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协同发展与国际绿电绿证互认探索”近日在北京举办。会上,俄罗斯联邦能源部所属能源认证中心、中俄国际经贸关系发展协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中国工业报社能源与双碳研究中心、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发起《中俄绿证体系和碳市场合作》倡议。



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常务副主任周志明作为倡议单位代表宣读了“中俄绿证体系和碳市场合作倡议书”。


倡议提出,要推进绿色电力证书互认研究。充分依托中俄各自的绿证核发交易平台,积极开展两国绿色电力证书标准互认的合作研究工作。这将有助于在中俄双边贸易和投资中更精准、全面地核算能源和碳排放,规避潜在碳排放壁垒,为公平碳计量和经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促进绿色能源项目交易合作方面,鼓励和支持中俄两国企业在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项目领域开展双向投资与合作开发。通过加强项目合作,充分发挥两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优势,共同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助力两国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倡议还强调要加强碳市场交流对接。中俄双方应积极分享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和运行经验,持续加强政策对话和能力建设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和“双碳”目标,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在能源绿色转型中携手合作。中俄在绿色电力证书体系和碳市场方面开展真诚合作,不仅符合两国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利益,更将为全球能源可持续供应链的构建注入强劲动力。此次倡议书的发布,呼吁两国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积极响应,携手共创中俄绿色能源合作的崭新未来,以绿色发展为钥匙开启中俄务实合作新篇章。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指出在全球能源转型关键期,推动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协同发展与国际绿电绿证互认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能源革命的务实之举。期待通过交流构建协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打通绿电绿证互认“最后一公里”,让清洁能源成为跨越国界的“绿色纽带”。


据悉,当前,能源革命正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为核心目标加速演进。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突破20亿千瓦,同比增长26%。与此同时,氢能、智能电网、储能等技术创新持续突破,催生了完整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在市场化进程方面,绿电交易、绿证市场等机制不断完善,2025年5月气候组织正式宣布RE100无条件全面认可中国绿证,标志着我国绿证“走出去”实现历史性突破。


孙正运指出,中国正充分发挥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集成制造规模优势,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已与150多个国家开展清洁能源项目合作,成为稳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记者乔建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