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近日在广东省广州市成功举办。
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关键应用,紧密贴合“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技术攻坚需求,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路径选择及问题挑战等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电力行业科技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就,推动能源电力自主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形成多轮驱动的能源电力生产体系。中电联要抓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进一步深化平台作用,与各大电力企业、研究机构共同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政策与部署,整合技术、人才资源,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随着能源变革的深入推进,智能电网、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电力各领域的融合创新,正在引领电力科技创新的新浪潮。新征程上,电力行业要主动对标对表,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用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拓展融合创新应用场景,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为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电联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表示,近年来,电力行业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勇攀世界电力科技高峰,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电力数智化转型取得新成果,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参与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他指出,“十五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电力行业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完善创新体系,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为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努力奋斗。
一是坚持自主创新,抢占电力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基础研究,加强电力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坚持协同创新,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成果转化,强化人工智能应用;三是坚持体制创新,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健全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加强实验能力建设;四是坚持合作创新,营造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电力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电力力量。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指出,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能源电力技术变革进入密集活跃期和加速拓展期,希望中国电力企业在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攻坚克难、产业共创共赢等方面加强合作,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上开展更多跨企业的技术创新交流,共商解决转型难点之策;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上开展更多跨产业的技术创新交流,共商协同转型机制之策;在“人工智能+数字电网”上开展更多跨专业的技术创新交流,共商攻克转型卡点之策;不断推动能源电力先进技术应用以及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会上重点发布了《35kV长距离高温超导电缆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电鸿物联操作系统》《新一代低能耗燃烧后碳捕集关键技术及应用》《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智能化控制系统》《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等5项重大成果,集中展示电力行业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加快打造能源电力新质生产力,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能源电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进步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