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技术 >  正文

“飞天运竹”改写竹材运输史!低空经济激活129万吨“绿色宝藏”

来源:达州融媒 时间:2025-05-13 10:00:17

字号

在四川东部、达州南部的大竹县,漫山遍野的翠竹摇曳生姿。这里拥有白夹竹、楠竹、慈竹、斑竹等36个品种的丰富竹资源,43.9万亩的竹林郁郁葱葱,总蓄积量达129万吨,是大自然馈赠的“绿色宝藏”。


然而,曾经这些竹子困于深山,运输难题犹如一道枷锁,锁住了竹产业发展的脚步。深山里的伐竹人背着100多斤竹材,在陡峭蜿蜒的山路上艰难跋涉,绕行3小时才能下山。高昂的运输成本让超半数竹林因无利可图而无人问津,大量竹材只能在山林中腐朽。竹农们守着山里的竹林,却难以将其转化为财富,望着漫山的竹子,满心无奈。


而如今,一架架无人机呼啸升空,仅需5分钟就能完成过去半天的运输量,运输效率提升近30倍。这场由低空经济掀起的“空中革命”,彻底改写了大竹县的竹材运输历史,不仅让沉睡山林的千万吨竹材重获新生,更让竹农收入翻番,一场由“天空经济”激活“绿色宝藏”的逆袭大戏正在大竹县上演。


“飞递”竹材加速,竹农户开启增收新篇


在铜锣山深处的大竹县团坝镇白茶村,山林仍带着丝丝寒意。竹农蔡杰和父亲蔡新合一早就忙碌起来,父子俩分工明确,一人砍伐竹子,一人操作无人机运输。仅仅80米的直线距离,半分钟就能吊运160斤竹材。而在半年前,同样的距离,父子俩却要花费超半小时,靠人工扛、拖、背来运输,效率极低。


蔡新合砍伐竹子的手艺娴熟,10秒就能砍倒一根成年人手臂粗细的竹材,半天时间能砍近2吨。可过去,运输成了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大山”。“林子里没有路,竹子要么烂在山里,要么只能靠人力艰难运出山,忙活一上午也运不了多少,根本卖不上价钱。”蔡新合回忆起过去,满是感慨。


正为运输苦恼时,蔡杰偶然间在抖音上刷到了UTC无人机证书培训的视频,心中一动:“多一项技能就多一条出路。”于是,他报名参加培训。今年3月中旬,蔡杰顺利拿到证书。借着国家补贴政策的“东风”,年前订好的无人机也如期到达。如今,有了无人机助力,运输难题迎刃而解。“现在一天最多能运近15吨竹材,不仅大大减轻了人工成本,山里的竹子也能顺利变现了。”据蔡杰估算,差不多一年就能收回购买无人机和培训的成本。


“三竹” 格局起势,“低空经济”热潮涌流


近年来,大竹县正全力建强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1+3”品牌。如今,大竹已初步构建起以四川兴竹65万吨生物基新材料为龙头的竹纤维、以泰盛科技30万吨为龙头的竹浆纸、以浙江鑫宙30万吨为龙头的竹缠绕“三竹鼎立”的现代竹产业格局,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涵盖竹纤维、竹浆纸、竹缠绕三大竹产业门类的县,正向着500亿级竹产业集群的目标大步迈进,努力实现从竹资源大县向竹经济强县的跨越。


竹产业的崛起,也带动了大竹县“低空经济”的繁荣。“以前,来报名考证的大多是四十岁左右的种植大户。但今年,不少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来报名,最小的才16岁。培训内容涵盖无人机操作、农业植保、飞行安全教学等。现在的无人机更加智能,设定好路线就能智能飞行。”达州鑫钒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UTC无人机证书培训教练罗强告诉记者,自“低空经济”兴起,大竹县报名培训的人数持续上涨,每期约15人,从培训、考证到拿证仅需一周。再加上相关政策补贴,飞机购置和培训等成本投入通常不超过4万元。


低空赋能生产,竹产业奏响绿色新曲


大竹县地处川东丘陵地区,境内华蓥山、铜锣峡、明月峡平行排列,纵贯全县中部,形成“三山两槽”的平行岭谷地形。“特殊的地形对机手技术要求较高,使得无人机操作在川渝片区成为新兴就业岗位,尤其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领域,机手需求量很大。”据达州鑫钒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周兴鑫介绍,本地学员取得证件后,主要在云贵川片区作业,工期一般不超过5天,每天收入不低于2000元。


如今,以无人机为引领的“低空经济”,已逐渐融入大竹县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山间竹材运输,到田间农作物植保,再到果园施肥打药,无人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随着“以竹代塑”行动的深入推进,以及消费者对环保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竹材作为可再生、低碳、环保的资源,其产业价值将进一步被挖掘和释放。竹纤维作为大竹县竹产业的核心领域,在“十五五”期间,其产业链发展将成为重中之重。


“无人机解决了竹材的‘出山’难题,拉开了大竹县竹产业从‘资源闲置’到‘黄金产业’逆袭的大幕,预计今年竹子销售量将比往年增加10万吨。”据大竹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发挥竹资源优势,大竹县大力推进资源培育倍增、产业能级跃升、文旅融合提升、科创赋能引领、应用推广示范等“五大行动”,从加强竹林基地建设、推动竹产业技术创新、拓展市场推广渠道、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全力推动“以竹代塑”产业发展,促进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科学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


在无人机的助力下,大竹县的竹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低空经济”与竹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让“绿色宝藏”释放出更大的价值,一幅绿色、高效、创新的发展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