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热点推荐 >  正文

铊污染源头已确定!湖南通报耒水流域水质异常处置情况,会影响湘江吗?

来源:生态中国网 时间:2025-03-25 09:27:23

字号

3月25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耒水流域(郴州-耒阳段)铊浓度异常应急处置情况通报:


2025年3月16日,湖南耒水郴州-耒阳跨市断面铊浓度为0.13微克/升,出现异常(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0.1微克/升)。在生态环境部应急办的指导下,湖南省及郴州、衡阳两地启动应急处置,现污染源已被管控。


事件发生后,郴州市、耒阳市相继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组织对耒水全流域进行采样监测、溯源排查,3月17日,经核实,确定污染源为位于郴州市苏仙区的某水泥生产企业。主要原因为该企业近日拆除旧生产线的窑炉时,窑炉内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后,经雨水排放口流入外环境水体导致。


在近日的应急处置中,郴州市重点开展污染源控制,组织将涉事企业废水转运至重金属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置,做好场地防渗处理、修建应急池、砌砖围堰、厂区主水沟加铺混凝土等措施,清除污染源头隐患。对该企业下游坳上河、郴江及耒水受影响的河段,郴州、衡阳两市在部、省技术专家指导下开展控源截流、投放除铊剂治理、强化水量调度、监控沿线水质指标等措施,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监测数据显示,自3月16日以来,事发地下游各水厂出水铊浓度均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1微克/升以内,供水安全未受到影响。


目前,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专家分析


为何会突然出现铊浓度异常事件?有关部门第一时间采取了哪些应急措施?如何及时消除事件危害,保障下游饮水安全和公众生命健康?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首席专家彭克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此次耒水流域部分河段水质异常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彭克俭:3月16日22时左右,耒水郴州永兴-衡阳耒阳跨市断面大河滩地表水自动监测站显示铊浓度异常,浓度为0.13微克/升。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0.1微克/升,超标0.03微克/升。


郴州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连夜对境内耒水全流域开展应急监测,溯源排查企业100余家。经核实,确定污染源为位于郴州市苏仙区的某水泥生产企业。随后针对该水泥企业厂区及其周边疑似污染源开展了排查溯源,经现场勘察、调阅资料、企业相关人员的问询谈话,并对企业原辅材料、企业内相关水池、周边水体和土壤开展全面监测,基本确认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水泥企业在拆除旧生产线时,窑炉内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后,经雨水排放口流入外环境造成。


目前沿线自来水厂饮用水安全是如何确保的?水质达标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彭克俭:自3月16日以来,事发地下游各水厂出水铊浓度均稳定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1微克/升以内,供水安全一直未受到影响。


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耒水流域铊浓度异常事件主要影响耒阳市多个自来水厂的取水。为确保自来水厂出水达标和供水安全,主要采取了两方面措施:


一是开展联合监测。郴州市会同衡阳市成立联合应急监测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并不断优化监测方案,科学布设监测点位,及时出具监测数据,为科学处置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二是提升水厂应急处置能力。目前,耒阳市的自来水厂在现有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提质改造和深度处理,保障水厂出水稳定达标。事发地下游耒水流域沿线各水厂均已做好工艺调试等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


除了自来水厂采取应急措施,相关部门还采取了哪些相关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


彭克俭:除了自来水厂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外,相关部门在属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还采取了清污断源、技术降铊、水量调度、应急监测等措施。


一是立即清污断源。郴州市加快推进涉事企业应急整改,包括涉铊固废封存、废水处理、制定雨期应急处置专项工作预案等措施,目前已将企业高浓度含铊废水转运至郴州市高新区重金属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置。


二是开展技术降铊。郴州和衡阳两市选取丫江桥、水垄桥、程江口电站等8个处理点,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投加除铊剂,及时跟踪评估除铊效果,确保除铊消峰成效。


三是强化水量调度。利用事发点上游东江水库限流,下游多级电站关闸方式,有效拦截污染团,为事件安全处置争取时间和空间。


四是开展加密监测。根据现场情况,目前已在耒水流域科学设置监测点位,并积极协调其他监测力量,已部署4个固定实验室、3个移动实验室,共同开展监测分析工作。


耒水河是湘江最大支流,此次污染是否会影响湘江?


彭克俭明确表示,经过当前的应急处置,耒水流域铊浓度已持续下降,沿线饮用水安全可控,且事发地距湘江超过100公里,结合当前耒水流域的水文条件以及流域下游水利工程影响,不会对湘江水质造成影响。


据悉,下一步,郴州、衡阳两市将继续强化应急处置措施、加强上下协同管控、持续水质跟踪监测,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事件回顾:


据此前媒体报道:湖南郴州永兴县政府办发布的通知显示,2025年3月16日20时,耒水郴州-衡阳跨市断面大河滩地表水自动监控站数据显示铊浓度异常,造成跨市污染,威胁下游饮水安全。


该通知提到,为科学处置该突发环境事件,及时消除事件危害,保障下游饮水安全和公众生命健康,永兴县政府决定于3月17日0时启动耒水流域(永兴段)突发环境事件Ⅳ级应急响应。


image.png


据永兴县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这则通知属实。事件发生后,环保、水利、应急等多部门联动处置,暂未明确污染源具体原因。据其了解,3月16日监测出耒水断面铊浓度异常至今,该县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周边县(市、区)一直在处理此事,一方面是向被污染的水域投药,降低铊浓度,另一方面是排查污染源及原因,但具体原因其暂不掌握。目前,该县的饮用水正常,“饮用水有问题的话,会发通知(告知公众)。”


当地村民反映,近期存在管控水域捕鱼现象,部分临河居民改用地下水,暂未出现饮水问题。


湖南衡阳一盐化公司发通知称,因该公司供水管网所供水源取自耒水段,接到市、区两级环保局通知,即日起半个月(内)耒水段水源勿用于食用、清洗食品等。有网友担心当地有化工企业泄漏,水质有问题。


3月23日,湖南郴州官方发布通报:


近日,耒水流域部分河段水质出现异常。当地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并与下游地区高效协同处置。经监测,沿线饮用水安全。下一步,将持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image.png



公开资料显示,耒水是衡阳地区第二大河流和湘江最大、最长的支流,总长453公里;耒水流经郴州市的汝城县、资兴市、苏仙区、永兴县,衡阳市耒阳市、衡南县、珠晖区后汇入湘江。


铊是无臭味的金属,大多以分散状态存在于铅、锌、铁、铜等金属的硫矿中。铊是人体非必需微量元素,能通过水、食物、呼吸进入人体,其化合物会导致食道癌、肝癌、大肠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来源: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湖南日报、央视新闻、九派新闻、燃新闻、第一帮帮团等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