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新闻 >  正文

中国林科院专家解读:总书记为什么说森林是碳库?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时间:2023-09-12 11:38:01

字号

众所周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森林植物的本能,为何总书记在当下突出强调“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


我们认为这和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承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此我国进入“双碳”战略目标的这一时代背景是一脉相承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也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红椎林 热林中心供图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其强大的碳汇功能和作用,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之一。


“双碳”战略目标下,“森林是碳库”强调的不仅是传统林业上森林的碳汇功能,更在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森林的固碳减排效应可以为我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森林碳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量观测和研究证实,全球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等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自1990年以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全球科学家编写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最新的第六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1750年左右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明确无疑”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是国际科学界的主流认识,也是国际社会采取应对措施的主要科学依据。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1990年联合国大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1992年制定并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正式生效,确立了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责任和义务,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碳减排问题。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4年,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森林、草原、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源于其具有固碳增汇功能,且陆地碳库约为大气碳库的3倍,成为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


森林具有不可比拟的“碳汇”优势


碳库是地球上储存碳的地方。大气、陆地和海洋等碳库中储存了大量的碳,且在“陆-气”和“海-气”界面存在频繁的碳交换。“碳汇”是相对于大气而言的,即从大气中吸收储存或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2020年世界粮农组织《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森林总碳储量达到6620亿吨碳,主要储存在森林生物质(约44%)、森林土壤(约45%)以及凋落物(约6%)和死木(约4%)这些碳库中。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主持编制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林地碳汇量达到每年8.4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国陆地碳汇总量的80.7%,全国木产品碳储量还增长了约1.1亿吨二氧化碳/年。中科院研究成果也显示,2001—2010年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汇量约占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总量的81.3%。由此可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碳汇,尤其在中国,森林碳汇相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


森林碳汇主要基于自然的过程,这相比工业碳捕捉减排,具有成本低、易施行、兼具其他生态效益等显著特点。森林吸收固定的碳大部分储存在林木生物质中,具有储存时间长、年均累积速率大等明显优势,而且,林木收获后的木产品也可以长时间储存碳,这相对于农田、草地、荒漠和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森林既是碳汇,也可能是碳源。作为一个生命系统,森林的死亡分解、森林火灾以及人为毁林和不合理采伐,乃至森林生物质产品的利用和消耗过程等,又可能将森林中储存的碳重新释放到大气中。根据2021年《自然·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表明,近20年间全球森林年均总碳汇量达到156亿吨二氧化碳/年,同期由于毁林等因素造成了约81亿吨二氧化碳/年的碳排放,这期间全球森林净碳汇量为76亿吨二氧化碳/年。


森林是碳库,其内涵还包括保护现有森林碳库中的碳储存,通过加强森林保护,减少森林退化和防止毁林,以及强化森林生物质产品的可持续再循环利用,减少森林向大气的碳排放。


森林碳汇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强调森林是碳库,我们必须同时看到森林碳库形成过程中所伴随的巨大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森林碳汇不断增加的背后,是持续开展的大规模生态修复、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行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森林资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保持了连续30年的“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3.04%。《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91.86亿吨碳,年涵养水量6289.50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7.48亿吨、年滞尘量61.58亿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0.40亿吨、年释氧量10.29亿吨。中国的森林在面积和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现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森林碳库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密切联系着我国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根据《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目前我国的国有林面积8274万公顷、集体林面积3874万公顷、个人所有林9673万公顷,这些不同所有制的森林资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治理环境提供了重要基础。鼓励并大力发展多重效益的造林再造林和森林质量提升碳汇项目,对加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实现乡村振兴,以及如期兑现中国向世界承诺的“3060”远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碳库积累所形成的碳汇,其经济价值可通过交易直接变现。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开展造林再造林等活动以增加碳汇,从而抵消其自身的碳排放。


2011年,中国开始了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将林业碳汇作为一种合格的“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纳入碳市场交易。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分别在2013年自主开发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成为全国首个CCER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随后又在2014年开发并备案了全国首个《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成为中国CCER机制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必须遵循的方法指南。


2016年8月,塞罕坝林业碳汇项目首批国家核证减排量获得国家发改委签发,预计30年内产生净碳汇量470多万吨,潜在交易价值超亿元。2018年8月,塞罕坝林场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北京兰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使塞罕坝林业生态产品真正实现了市场化,有力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取得了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扩、增、固”,科学增加森林碳库


森林碳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科学增加森林碳库和提升森林碳汇能力,除了尽可能地扩大森林面积外,重点需要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高人为活动管理水平,同时,还要考虑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背后的碳储存。


建议未来可以从“扩、增、固”三个方向进一步提升中国森林的碳库效益。其中,“扩”为大力推进科学绿化,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增”为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和碳储量;“固”为巩固和保护现有森林的碳储存,减少森林碳损失和碳排放。


——扩大森林面积。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科学制定国土绿化的路径图和时间表,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4.1%的目标,并努力于2060年使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7%以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新增森林面积的碳汇贡献约占中国森林碳汇总量的40%—50%,发挥了巨大的增汇作用。未来应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加大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强化退化土地治理与修复,进一步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同时,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多途径、多方法、多形式推动增绿增汇。


——提升森林质量。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新增60亿立方米,并努力于2060年使中国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对外承诺的“双碳”目标,也是中国森林质量提升的可及目标。具体可以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规范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等方式实现。研究表明,改善林分结构,将纯林改造为混交林往往具有更好的固碳效益。由于不同树种的固碳效率存在差异,选择高固碳效率的造林树种,可以增强森林的固碳能力,同时还可以生产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木材;科学适当的管理措施,如施肥、采伐剩余物管理、造林密度调整、轮伐期与采伐方式调整等,也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的储量和固碳效果;气候变暖以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等外在因素也会提高森林生产力,从而增加森林的固碳能力。


——保护现有碳储存。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确保林地保有量不减少,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碳汇功能。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森林采伐管理,禁止违法毁林,减少因不合理土地利用和土地破坏等活动导致的碳排放。加强各类灾害防治,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减少因火灾和病虫害等破坏森林资源造成的碳排放。


(封面图为肖文发)


作者简介:


肖文发,研究员,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执委,国家林草局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建设专家组组长、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分会副理事长。长期开展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朱建华,中国林科院副研究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排放因子数据库(EFDB)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LULUCF)”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负责人,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第一完成人。主要从事林业碳汇计量、碳汇交易及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研究。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