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智库观点 >  正文

王轶名:不要让ESG成为另一种“卡脖子”

来源:经济观察网 时间:2023-09-07 15:13:09

字号

“如果企业ESG工作做不好,国际语言无法识别,就有可能在国际投资界、供应链里非常被动,甚至成为技术之外的另一种‘卡脖子’。”9月6日,在服贸会期间,勃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轶名这样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解释ESG的重要性。


9月6日上午,王轶名参加了由北京国际经济管理技术促进会、经观传媒、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北京华软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服贸会·中国国际经济管理技术论坛暨2023ESG与高质量发展峰会”。他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有15年战略咨询管理经验。2020年起,他创办勃诺科技,专注ESG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A股+H股上市公司提供ESG战略咨询,在ESG领域有丰富经验。


创业3年,王轶名见证了中国ESG生态的发展。他认为,虽然当下与欧美市场仍有差距,但中国很多企业已经有了显著提升,比如金融和银行领域。接下来,在新能源和光伏产业,出现ESG“优等生”的概率会很大。


中国A股+H股有近7000家企业,其中MSCI评价2A以上的头部公司只有43家,比重并不高。有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做ESG是一种成本。


王轶名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通过ESG切实获得了真金白银的收益。他建议中国企业进一步了解ESG议题,并把它量化、建立体系,获得优秀的成绩,进而获得更多海外资金长线买入,这也是另一种程度的避免被“卡脖子”。


经济观察网:如何评价当前国内上市公司的ESG发展水平?和国外有差距吗?


王轶名:国内A股+H股有近7000家企业,根据MSCI(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公司编制的跟踪中国概念股票表现的指数)的评级,截至2023年6月,我们只有9家公司获得了3A级评级,也就是最高级别评级。2A以上的头部公司有43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们优秀的ESG企业仍是凤毛麟角的。


不过有一个趋势是,从2020年到2023年这三年,中国企业正在从3C级向B级、甚至双A级不停冲刺。尤其是今年,很多企业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比如国有制股份制银行赛道,提升非常迅速。


如果对标全球头部公司,欧美市场2A级以上的ESG企业能达到20%,我们还是一个倒挂的状态,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还有非常大的成长性空间。


经济观察网:你专注ESG已经3年时间,在你看来ESG给企业带来了哪些价值?


王轶名:ESG在中国属于新兴的状态,我觉得所有的事务都可以ESG重新再做一遍,因为ESG是一个非财务指标,是一把非常量化的标尺,它绝对不只是一个概念。


随着ISSB(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准则逐步的出台,以及全球统一规则的建立,我们发现,现在企业管理者看传统的财务三张表时,已经无法满足他的管理需求。投资人看这三张表也无法满足他的投资需求,他们无法评判标的是否是优质,或是否具有成长性。这时他们就需要额外的第四张表,也就是ESG的资产盘点表。


未来,ESG报表和传统财务报表是同样重要的,并且有非常多全球头部的企业和中国头部的企业已经走到了这个时刻。这是我创办勃诺科技3年以来非常真实的感受。


经济观察网:在对企业提供战略咨询的过程中,他们对ESG的态度是什么?会不会有一些顾虑,觉得做这这件事没用?


王轶名: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今年上半年做了上百场路演,服务的企业包括央国企,以及A股、港股的民营企业,我们发现企业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真正头部优秀的企业,他们已经尝到了做好ESG带来的甜头。


甜头有两个维度:第一个是政策合规维度的好处,满足了全面强制性披露要求,国内是要求央国企实现全覆盖的。第二个是资金维度的好处,企业发绿债时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在股票市场,基于MSCI的评级,ESG级别提升后会有非常明显的波动,在全球不同的指数池里面,有各种长期ETF资金,会跟着评级进行被动买入,这就是真金白银在投向这些优秀企业。


我们同时还看到了非常多处于观望状态的企业。他们不太能尝到做ESG的甜头,他们会觉得,做ESG就是发一份七八十页的报告,每年集中搞一次,就完成任务了。他们会认为做ESG是一种成本,在这些企业经营者看来,这是一个净投入的账。


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国内咨询机构、评级机构,以及政策引导部门,应该是给广大企业做能力建设,告诉他们做好ESG,能够在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带来真金白银的真实收益。


企业都是非常务实的,特别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如果他们能找到正确的通道,通过做好ESG改善自己的投资路径,他们进步的速度和动作会非常快速的。


经济观察网:目前哪些类型企业做ESG做的比较好?哪些类型企业潜力较大?


王轶名:国内金融和银行业务是跑在最前面的,我们也服务了非常多的国有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做ESG建设工作和ESG的战略传播支持工作。


接下来会发展起来的,可能在新能源和光伏产业领域,包括动力电池等类型企业。因为他们也面临着出海和国际化的压力,现在欧盟和北美对ESG领域有非常严苛的标准。如果企业ESG工作做不好,国际语言无法识别,就有可能在国际投资界、供应链里非常被动,甚至成为技术之外的另一种“卡脖子”。


过去我们在技术上被卡脖子,我特别不希望看到,中国企业之后在一份ESG报告上被卡脖子。因此了解制度、了解重要性议题,并把它量化、建立体系,获得优秀的成绩,进而获得更多海外资金长线买入,这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经济观察网:优秀ESG企业有没有共性?什么样的公司会做的比较好?


王轶名:首先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它绝对是一个从上至下的事情,很少看到从下往上把ESG给推起来,所以一把手团队对ESG的认知和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公司应该有清晰的在战略目标,比如:我在1~2年内,通过做ESG,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要为企业创造什么样的真金白银的量化价值?这些东西必须清晰的测算出来,而不只是喊一个口号。这是我特别建议企业思考的地方。


第三,要有一个非常完善的,哪怕只有几个人的团队,顶层负责设计规划,团队要负责落实到位,落实到整个公司各个组织体系中。


经济观察网:勃诺科技主打是用人工智能做ESG方案,ESG和人工智能之间有什么具体的关系?为什么要用人工智能来做?


王轶名:我本人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我的CTO在硅谷工作超过14年时间。在我们看来,不管是SARS软件系统,还是人工智能,包括AI大模型等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其实都是工具。我们要通过工具做高质量、快速有效的服务。我们已经发布了勃诺ESG智能优化系统,比传统咨询公司几个人服务一个客户的方式,高效很多倍。


国内大模型现在正遍地开花,我们也基于大模型开发了自己的ESG应用场景模型,用大量语料把工具训练的足够聪明,再交付给我们服务的企业,这样企业可以通过AI非常精准直接地获得信息,而不再是“拆盲盒”。


我们一直以来所做的,就是在ESG全产业链中,从政策端到企业落地,构建一把“科技的梯子”,用科技创新去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任晓宁)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