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智库观点 >  正文

【资政建言No.2】吕伟华:“双碳”战略下中小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实践

来源:生态中国网 作者:吕伟华 时间:2023-02-20 15:30:12

字号

资政建言第2期.jpg


以下为文字版:


“双碳”战略下中小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实践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其中,碳达峰指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随后进入平稳下降的过程,即某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指碳源与碳汇相平衡、相抵消的一个过程,也是绿色低碳深度转型的结果。从碳排放源头来看,我国70%的碳排放来源于城市,作为人口、建筑、工业、交通、物流的集中地,专家学者认为城市将是“双碳”战略实施的最重要领域。


中小城市作为城市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起到重要战略节点的作用,也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因此,中小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目前,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行,一批中小城市成功地把握了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制定了符合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引人注目的同时,也给其他中小城市的绿色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发。部分中小城市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助力绿色发展,我认为他们的成功实践值得全国其他中小城市认真学习和借鉴。


昆山市: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能源结构的调整是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核心环节。2020年,昆山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如何在算好“经济账”的同时特别注重算好“生态账”是昆山要直面的问题。对此,昆山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上,通过天然气热电联产、市外来电中水电占比谋求重大突破,形成清洁能源多方互补格局,有效构建了电能“源、网、负、储”四维友好互动的智慧化管理系统。据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发建部负责人张艳介绍,作为典型的能源受端地区,昆山电力供给主要依靠±800千伏锦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四川水电)等区外来电,天然气供给主要依靠“西气东输”。2022年起,投运并扩建中的白鹤滩水电站将为昆山提供60亿千瓦时清洁水电,“西气东输”对华能昆山的热电联产将提供更大支持,区域能源结构性优化和“双碳”控制成效将得到进一步显现。


枣庄市薛城区: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样本


传统资源型城市,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转型,是摆在薛城区面前的问题。薛城区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辖区内煤井数量最多时达到47对,地方煤矿产量最多时达到300万吨/年,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在粗放式发展过程中,随着境内煤炭产量逐年下降,加之受环境保护政策趋紧、生产安全系数提高等因素影响,这座曾经创造过奇迹的资源型城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此,薛城区委、区政府抓住枣庄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的机遇,确立了“建设市驻地、打造新薛城”整体转型目标,积极争取上级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修复等方面扶持政策,全力以赴强工业、兴产业、优环境、聚人气,实现了由依赖资源发展向绿色转型发展的华丽蝶变。


当涂县:厚植生态底色,推动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涂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幸福当涂,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举“两山”旗,强化绿色发展保障。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政策保障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健全完善“两山”基地创建制度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生态文明。二是打“两山”牌,厚植绿色发展底色。通过高水平抓好生态保护、高强度抓好污染防治、高标准抓好问题整改,把生态绿色贯穿于“两山”基地创建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清新。三是兴“两山”业,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模式。用全域生态化打开美丽宜居之门、产业生态化打开绿色发展之门、生态产业化打开富民强县之门,破解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发展与保护的对立、资源和生态的制约等共生转化之路,努力形成处处是景、处处致富的“两山”实践新格局,让百姓吃上“生态饭”“美丽饭”。


总的来看,中小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不仅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在“双碳”战略影响下,中小城市必须重新审视其发展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城市走上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实践中,考虑到不同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城市规模、资源禀赋亦有差异,因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充分考虑自身资源禀赋,立足城市特征、瞄准科技前沿,建设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内外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


作者:吕伟华(1979.7-),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小城市绿皮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城市与县域经济。


编辑:孙铭雨  刘基伟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