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修复 >  正文

以“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3-01-09 10:30:14

字号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为此,我们坚持以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以“线、带、面”修复为抓手,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湿地修复工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探索了“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有力促进了黄河三角洲“河—陆—滩—海”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以“线”为脉,创新开展湿地水文连通系统修复。线,就是水系循环连通。水是湿地的生存之本,在开展湿地保护修复过程中,应优化过去的陆、海单体区域思维,以水文连通为中心,着力恢复所依托的主要河流水系与湿地、海洋的交流,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等措施修复激活湿地“水生态”。

一是建设引水闸船提高补水能力。大力增加投资,新建、改建引水闸(船),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内的引提水能力,实现从依靠主要河流水系的大流量补水到全天候补水的转变。二是连通主水系提高送水能力。大力实施水系连通工程。自2019年以来,黄河口湿地累计疏通水系241公里,自然保护区范围内20余万亩主要湿地补一遍水的时间从9天缩短到4天,有力保障了淡水供给。三是修筑堤坝提高蓄水能力。着力修筑、恢复生态堤坝,夯实蓄水基础,使湿地水位得到有效调控和动态管理,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实现“引得出、送得到、蓄得住”,保持湿地良好生境,改变光板地、盐碱滩的面貌,打造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

以“带”为基,创新开展海岸带原生态系统修复。带,就是海岸带修复。在恢复水系循环连通的基础上,优化过去单目标治理模式,采用治理、恢复相结合的方式,以治理互花米草为先期任务,结合潮沟疏通提高水文连通性,及时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原生植物,一体化推进恢复海岸带湿地原生态。

在互花米草治理方面,坚持尊重科学、严格标准、系统修复,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开展互花米草入侵机制与治理技术科研攻关及工程示范,创新探索“刈割+翻耕+围淹”治理模式。刈割,即清除地上植被,切断光合作用,阻止其结出成熟种子;翻耕,即自主研发机耕船反复翻耕,破坏茎秆和根系,抑制互花米草生长和繁殖;围淹,即创新使用充填膜袋方式,对刈割后的根茬持续淹水,使根系窒息死亡。

在原生植物恢复方面,通过互花米草治理工程,疏通被阻塞潮沟,充分恢复海岸带范围内湿地和海洋潮汐的交流,为原生物种恢复提供天然条件。针对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草床,采用植株移植、种子种植和自然恢复三种方法,积极修复海草床,并探索海草床生态系统修复的最新技术和模式。

以“面”为本,创新开展湿地生物链系统修复。面,就是湿地物种微生态。在形成“线”“带”系统修复的湿地大循环格局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实践探索出一条以自然修复为主,涵盖野生动植物保护、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底栖生物恢复同步保护的湿地物种微生态系统修复模式。

在河流沼泽湿地,科学引进主要水系的水流,结合生态涵闸调节水位,模拟形成水系自然漫溢过程;按照生态学原理塑造微地形,设置大缓坡、深水区,打造鸟类繁殖岛、鱼类栖息地,满足鸟类觅食、繁殖需求;结合下游漫滩补水需水量,系统考虑鱼、鸟生物关系,结合原地形专门设置快速过水通道,在实现漫滩补水的同时保留鱼类资源,形成“河流水系循环连通、原生湿地保育补水、鱼虾生物繁衍生息、野生鸟类觅食筑巢”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黄河口湿地2022年东方白鹳繁殖152巢、470只幼鸟,黑嘴鸥繁殖种群达到9712只;2021—2022年度越冬丹顶鹤达281只。根据监测,丹顶鹤、白鹤等关键物种越冬数量,东方白鹳、黑嘴鸥繁殖数量均为历年最高。

在盐沼湿地,以恢复先锋植被盐地碱蓬为目标,结合其生物学特性、生态群落及立地土壤等条件,从营造发芽生长条件入手,在不改变原有的河流水系、地形地貌前提下,通过水系连通补充种子萌发所需淡水,通过疏通潮沟恢复湿地和海洋交流,通过微生境改造在滩涂湿地塑造微地形,减少水流冲击、风力造成的种子流失,截留天然盐地碱蓬种子,通过其自然生长繁衍对盐沼湿地种子库进行补充。如此,实现“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提高近海滩涂土著植物竞争能力,为鸥类、鹤类等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和优良的栖息场所。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