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公益动态 >  正文

演员胡歌:成为环保志愿者的第十年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4-01-04 20:09:11

字号

去年年底,由胡歌主演的电视剧《繁花》正式开播。这一年,也是他成为志愿者、关心环保公益事业的第十年。他与好友刘涛、陈龙发起了一档公益纪实节目《一路前行》,在东方卫视播出,他们希望通过这一趟具有科普性质的旅程,将环保的可持续生活理念推广给公众。“这些年做志愿者的经历,我一直被环保人士、科学家、公益人感动,也被大自然和可爱的生命感动。”胡歌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这过程中,他看到了演员的价值和作用,“除了演戏之外,我们的价值就体现在传播的能量。”


现在走进上海图书馆东馆,在五楼的展示空间,观众可以看到一个规模不大但颇有意义的展览,这是由《一路前行》发起的“星火·《一路前行》探索可持续生活展”。在节目第一集,胡歌、陈龙、刘涛出发前,曾在上图东馆上了“环保第一课”;在节目即将收官时,今年1月3日,胡歌与陈龙又回到东馆,与策展人韩李李一起把节目的线下展览带给观众。


在节目里,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不那么完美形象的胡歌。很多时候,他胡子拉碴,素面朝天,就和普通环保志愿者一样,提着个大编织袋,在可可西里公路旁捡拾落在地上的垃圾。有观众形容这档节目——“换不同的地方捡垃圾”,话糙理不糙。“这一季总共10集,我们从三江源、冰川到了草场、沙漠、海洋、热带雨林,尽可能多地给观众展现不同的环保议题。也想让大家看到目前面临的不同的环境恶化问题。”在胡歌看来,改变环境首先要改变人的观念,“关心了才会行动,行动了才会有希望”。


胡歌在艺术装置前


在《一路前行》的拍摄过程中,演员陈龙将自己形容为“环保新人”。节目里有一幕,在可可西里无人区,他拿着单反相机,拍摄到了远处的藏羚羊,又蹲下身子,将镜头对准扔在脚边的透明塑料碗,说“这才是我们这次来认真要做的事情”。在陈龙看来,自己一路所经历的、所看到的那些画面,如果不拿镜头记录下来,很多人永远看不到,这是参与《一路前行》的意义。“我记得在青海果洛认识的罗站长,治草治了40多年。那天我俩在草场上坐着,他说只要能够治好,国家的钱就没白花。他已经退休了,仍然在为环保努力。还有一次是在内蒙古的沙漠里,那位同志跟我说,城市里一说到沙尘暴,就说是内蒙古过来的,但大家不知道内蒙古治沙,一代代人付出了多少努力。”陈龙说,这些话都很朴实,但非常打动人,“我很想致敬这些普通人”。


上图东馆展厅正中央,是一个由废弃纸张、塑料瓶等制成的冰川母亲艺术装置。在《一路前行》中,胡歌曾跟随青海果洛当地牧民去测量雪线。从2001年到2023年,经过勒旺、巴特两代牧民近20年的监测,年保玉则雪线退缩330米左右,冰川两侧退缩134米左右,厚度融化11.7米左右。“冰川雪线的监测工作,他们已经默默无闻做了20年,让我们非常感动。”韩李李介绍,这是雕塑的灵感来源,“看到他们的整个拍摄过程后,我觉得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滋养,大自然默默承担着我们给予的负担。”


此次特展中的所有展品,均采用环保再生材料制作。观众可跟随展览动线设计,在不同的区域观看现场视频、艺术装置、工作人员手记等,从而了解节目的幕后故事。展览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结合《一路前行》中关注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展示不同的议题和项目,用生活废弃品再生、旧物改造和自然元素共创等方式,将艺术与可持续生活理念相结合。展览还利用硬纸板制作了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上海城市天际线的剪影,并一路延伸至雪域高原。同时,邀请参观者将喝完的饮料瓶放到纸板夹缝中,通过分类回收共同完成这场可持续展览,让公众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展厅艺术装置


“环保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环境恶化的危机也并不遥远。”在胡歌看来,发起《一路前行》的目的,想让更多人把环保从口号变成具体的行动,“环保并不一定要去远离城市的地方,选择一种刚刚好的生活方式,不要浪费,也是环保。”他举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很多行为做出对环境友好的选择,“比如可以选择竹制牙刷,这是我新学会的知识”。他期待,未来《一路前行》这个项目不只是一个节目,“它可能是一个展览,一个课堂,也可能是一系列的行动。它会以更多元的形式存在,让更多人能直接参与进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