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新闻 >  正文

喜报!中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来源:中国水利 时间:2023-11-07 11:23:27

字号

北京时间11月4日下午,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等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


3cb277a8b63a2300fec7f1d95eb1045b.jpg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


a48a18bdac3ddb21b421c1d51768c482.png

七门堰灌区


ca81a6e483280b66a1351c54f0b84789.png

七门堰——丘岗型湿地形态


七门堰,是安徽省舒城县境内杭埠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是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距今2223年。七门堰位于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称七门堰,灌田十万余亩。历代废而复修,多获灌溉之利。新中国成立后两次整修、扩建,其规模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次,从而使灌区发挥了巨大的效益,灌溉农田20万亩。七门堰灌区处江淮分水过渡带,形成独特的丘岗型湿地形态。舒城地区雨季集中,但分布不均。当流域遭遇强降雨时,山区洪水迅速汇入干流,如遇排水不畅,水位会迅速抬升,形成涝灾,平原区地势低洼的地区更容易积水。丘岗型湿地环境中,存在数量庞大的天然塘、荡,这种特殊的湿地系统,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续修舒城县志》有记载,“山冈之地,最宜蓄水,因高就下,可塘可堰,渟潴灌溉,利饶耕作”。灌溉系统建设中,还充分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连十五荡,形成输水干渠,疏浚塘,荡、沟、渠,串联互通,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逐步形成功能强大的调蓄机制,各工程节点之间的有机配合,展现了朴素的系统工程思想。


5cdad9b9fd396554d278a8ec513e2d98.jpg

洪泽古灌区——洪泽湖大堤现状


947fe92847ae09e8f8318b980d43c60b.jpg

洪泽古灌区——淮河第一闸三河闸


cd0b146c7de2cac22df94c53fe610554.jpg

洪泽古灌区——周桥洞


洪泽古灌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境内,西依洪泽湖大堤,东至白马湖,北临苏北灌溉总渠,南至淮河入江水道,现状控制灌溉面积48.13万亩。洪泽古灌区源于破釜塘,始建于公元199年。灌区挡水工程洪泽湖大堤是在用的古代最长堤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灌区为蓄水型灌区,由蓄水、取水、输水和排水工程组成。灌区的水源初为破釜塘、白水塘,明代大修洪泽湖大堤,拦蓄淮河水形成洪泽湖,洪泽湖淹没破釜塘、白水塘,成为灌区的水源至今。唐代在白水塘的挡水工程“唐堰”上设八斗门取水,水门下开五条干渠(青州泾、徐州泾、大府泾、竹子泾和棠梨泾)输水灌溉;明清在洪泽湖大堤上建闸坝和涵洞泄水,下接白水塘时期输水河道,输水河道灌排兼用,通过在河道上建坝拦蓄泄水,在河堤上建闸涵引水灌溉,延续至近代;当代,在洪泽湖大堤上建周桥和洪金涵洞从洪泽湖取水,配套灌排渠道,取代古闸涵和河道的灌溉功能,古徐州泾、竹子泾、棠梨泾成为灌区排水干沟,形成周桥和洪金两个大型灌区。


76529527e3a0e3678fae299f35aa3898.jpg

霍泉


0da20c8409af244af29514935d421441.png

霍泉——分水亭及分水铁栅


42e99a73abec53be3d12c5c15137920a.png

霍泉——泉眼


霍泉形成于距今约25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泉水出流量大而稳定,多年平均泉水出流量3.67立方米每秒,水质优良,具有开发利用的优良条件。至迟到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文献记载中出现了最早的引霍泉灌溉工程——北干渠和南干渠。霍泉灌溉的区域涉及到赵城和洪洞两个县域,北干渠灌溉赵城,南干渠灌溉洪洞,自唐代以来两县就因为争水问题不断发生纠纷。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分水石、木制分水格、闸门及阻水堰等工具将泉水按7:3的比例分到北干渠和南干渠。但由于分水设施不够坚固,用水户可以轻易通过挖深渠道、移动分水石等来获得更多的引水量,时有纠纷发生,这一状况也持续了近千年。直到1725年,政府铸造一个10洞的铁栅,将铁栅置于水平的渠底,再辅以分水石堤进行分水,这一分水设施一直沿用至今,分水条文也刻碑立于旁侧。霍泉灌溉工程在长期的开发利用实践中,建立了以地亩为基础、以水户为单元、各渠相对独立的水利自治管理制度,以及以用水公平为核心的较为稳定的渠册和夫簿制度,被称为“金科玉律”,并创造性提出了基层管理中相对公平的原始的水权制度,被誉为“霍例”,沿袭使用一千余年,在古代灌溉工程管理中独树一帜,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水利管理乃至地方治理的煌煌瑰宝,而且对周边区域产生了广泛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317bb33530205a836a060952c7d1f02.jpg

白霓古堰


acaa75ee9e2219152e6e87e290590042.jpg

白霓古堰


826ad911a4915784e40a8d4317695eba.jpg

白霓古堰


白霓古堰位于湖北省崇阳县境内,包括石枧堰和远陂堰两座古堰。据文献记载,石枧堰至迟公元931年修建,远陂堰至迟1226年修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两座古堰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多方面功能,灌溉面积约3.5万亩,是我国古代大规模砌石结构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石枧堰堰坝长272米,顶宽2米,高约5米;石堰由灰岩巨石垒砌、水泥浆砌加固处理。历史上有大量糯米石灰黏结塞缝。堰体底部设有一孔泄水孔,宽约1.5米,高约2米,春闭秋开。春天来临,农民用稻草、木板等材料将底孔堵塞蓄水灌溉,秋收之后将底孔疏通放水,并进行堰体检修及堰前清淤。这种古代的堰体上设有底孔的形式在中国还是首次发现。远陂堰与石枧堰结构类似,堰坝长108米,高4米—5米。


两座古堰屹立千年沿用至今,得益于其科学的设计建造技术和管理岁修制度。白霓古堰的选址都位于河流宽阔地带的河道基岩上,基础稳定,并且通过斜向布置增加拦河堰的长度,提高了溢洪能力,降低堰上水位,减小洪水对古堰的冲击。古堰的建造工艺和材料也逐步提升,最初堰体为草木结构,后改为干砌条石结构,之后又辅以石灰粘结勾缝,铁闩铁锭连结固定,使古堰结构成为一个柔性的整体,增强稳定性。自古以来白霓古堰就有着完善的管理和岁修制度,设有堰长、渠长等专管人员,制定了堰规、堰簿等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泄水孔的开闭时间,为堰体及渠道的维修检测提供保障。


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设立于2014年,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今年与中国的4项遗产同时列入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印尼、伊拉克、日本、泰国、土耳其的15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到159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8个国家。


中国灌溉工程的建设发展伴随和支撑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历史上建设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区域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许多至今仍在发挥功能。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中国古灌溉工程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点。几千年来,灌溉工程一直是我国农业文明发展的根基支撑,也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本。沿用至今成百上千年的灌溉工程遗产所承载的治水哲学已成为中华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哲学观的象征。保护传承灌溉工程遗产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以及助推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成立于1950年,是以国际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应用推广为宗旨的专业类国际组织,成员包括91个国家和地区委员会,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灌溉面积。第25届国际灌排大会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于11月1日—8日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