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旅游要闻 >  正文

400万人!从好看到好玩的黄山“进化论”

来源:安徽日报 时间:2023-11-01 10:58:18

字号

10月28日上午10点,黄山风景区迎来今年第400万名游客,创下该景区对外开放以来历史新高。


从过往看当下


众所周知,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游黄山,一生游历全国名山大川的他在晚年由衷感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演绎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黄山作为中国大好河山的代表,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黄山成了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源地和试验田,摘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诸多殊荣,成为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于一身的自然保护地。


每年接待游客400万人,对国内许多景区来说实属平常,但对黄山来说意义非凡,标志着黄山成功走出了一条“保护第一、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了“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遗产保护是黄山的第一要义,旅游品质是黄山的唯一追求。


黄山风景区在全国山岳型景区率先建成高山防火水网;实行净物上山、洗涤下山;实施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首创景点封闭轮休制度;率先在全国公布景区日最大承载量,全面建立预约机制……


去年以来,黄山主动将景区日最大承载量由5万人下调到4万人,并在实际中控制在3万人,最大程度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对于黄山这样的山岳景区而言,一年400万人,平均每天1万多人,与人满为患的景区相比,旅游体验感和舒适度可想而知。这也对当下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更重要的是,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性景区,一地限流实则是多地分流,对黄山市全域旅游乃至周边城市起着了辐射和带动作用。


从数据看变化


4月10日,突破100万人;


6月22日,突破200万人;


8月21日,突破300万人;


10月28日,突破400万……


这是今年黄山风景区游客接待量的时间轴。


景区也好,区域也罢,任何高质量的发展,需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统一。


总结分析今年以来黄山旅游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旅游峰谷大体均衡。


每增长100万游客,大体在两个月之间,这意味着淡旺季现象趋减,总体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势头。其中在9月30日突破350万人,比2019年提前3个月。


二是游客呈平稳均衡增长态势。


一方面说明游客“无预约、不出行”渐成习惯,另一方面折射出景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根据黄山风景区的相关统计:节假日期间提前一周预约景区门票、车票、索道票的占比达40%,山上酒店提前一周预订率达6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黄山观测站的满意度调查显示,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是连续12年开展游客满意度监测以来游客体验感与舒适度最高的一个黄金周。


三是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游客年轻化。


一般来说,传统景区特别山岳景区对年轻群体吸引力相对较弱,而老年群体又受到安全、体力等因素的限制。黄山风景区近年来推出的旅游新业态、消费新场景,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多元需求,重塑了品牌影响力。该景区数据显示:出行游客以中青年为主力,平均年龄37.9岁,相比2022年下降4岁左右,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黄山风景区的门票收入分析也可佐证这一态势:目前该景区门票收入占黄山旅游涉旅总营收比重,从2019年同期的25%下降到2023年的22.41%,交通、餐饮、住宿、文创等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消费的主力是中青年游客群体。


四是市场吸引力逐步增强。


随着黄山市对外立体交通格局日益完善,散客化自由行占大头,远程客源地不断拓展。今年以来,黄山风景区的省外游客占比达70%,其中长三角地区占比近六成,广东、河南、山东、北京、江西等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另外,散客自由行占比超82%,团队市场更多集中在疗休养、研学、企业团建和定制游等,折射出黄山融入长三角、珠三海、京津冀的广度和深度。


从景区看城市


聚焦“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主力军”定位,黄山风景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主动联动周边三市,主动辐射外围乡镇,用好黄山IP价值及品牌、技术、人才优势,加快“走下山、走出去”发展步伐。


黄山风景区的发展变化,是黄山市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一个生动缩影。


10月26日,昌景黄高铁试运行,标志着皖赣两省“名城、名湖、名山”世界级黄金旅游线即将形成,也进一步提升了黄山市的通达度与便捷度。今年以来,随着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合开展“联盟花园”、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等加快建设,黄山市充分彰显生态、文化、美学、乡村、旅游等多重价值,依托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打造国际会客厅、城市会客厅、乡村会客厅,构建“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创意举办“四季黄山”等系列宣传营销活动,促进了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该市将加快打造“七个强市”,着力构建“1+7+N”旅游发展新布局,深化文旅融合,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1”就是一个大黄山核心高地,做强大黄山龙头,推动山上山下一体发展,联动全域、带动皖南。


“7”就是打造大黄山世界级景区、新安江诗画长廊、环太平湖运动休闲度假基地、皖南古村落满天星、中国东部醉美风景道、长三角休闲旅游大花园、都市休闲美食文化街区,加快构建相互衔接、相互映照、相互耦合的“七星拱月”文旅发展格局,推动形成板块联动、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N”就是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实施大黄山核心高地建设、高质量旅游能级提升、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建设、文旅消费促进、乡村旅游精品示范连片、徽文化振兴、文旅品牌传播、文旅服务品质提升等八大工程,在大黄山景区构建大龙头引领、大区域联动、大项目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


如今,从黄山之巅到新安江畔,从古城街巷到美丽乡村,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新玩法不断涌现,丰富了游客的旅行方式,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黄山市旅游发展的联动半径正越变越大。(记者:吴江海 潘成 袁中锋)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