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一周观察 >  正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难在哪?怎么做?专家学者共议“碳中和与能源变革”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1-09-17 16:41:32

字号

央广网北京9月17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9月16日召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难在哪?怎么做?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全球碳中和与能源变革”的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全球历史上达成“双碳”目标的最短时间。实现“双碳”目标对于中国来说难在哪?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说:“第一个困难,我们总排放量最大,排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是美国的两倍;第二个困难是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也就是30年之内把它从最大变成近零排放。第三个困难是我们要和经济发展同步。”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认为,我国碳市场目前仍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仅仅依靠碳市场支撑实现碳中和是很难做到的。鞠建东说:“现阶段中国碳市场仅为现货交易,没有期货、期权、远期、衍生品等有效的价格发现工具。有几个数据,中国碳市场换手率大约5%,欧盟是400%,是中国的80倍,中国碳价约50元人民币每吨,而欧盟50欧元每吨,差7.6倍。”


难,所以要下大力气!金涌说,要实现“双碳”目标,第一个大问题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涌表示:“低附加值、初级产品,能耗大、产值低的产品会慢慢退出市场,我们一定要发展信息、智能、5G这些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我们现在关心高端的化妆品,我们几个院士成立了一个皮肤健康和化妆品产业联盟,每年花4千个亿进口化妆品,很快会达到1万亿,这是我们要发展高端的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品。”


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说,我国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69%,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归根到底,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源头,工业是重点。因此,工业领域的“低碳”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方面要下大力气。李毅中表示:“一是要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增加强度、减少重量、延长寿命,这样它实质上就是减碳了。螺纹钢的强度增加了,原来用8毫米,现在6毫米就可以了,这样就减碳减排了。二是提高产品的使用能效,无论是生产制造产品还是生活用能,在它全生命周期,直到它报废回收都要高效率、低能耗、可回收。三是不断创新品种,替代原有的品种。比如,积极发展电动车,将会逐步替代燃油车。”


要实现“双碳”目标,在国际上比较普遍和成熟的做法是碳税。碳税主要是指对碳排放征税,是环境政策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鞠建东认为,未来不一定要搞单一碳税,可以考虑不同的碳税。鞠建东说:“第一,行业不同,税率可以不同;同一行业,碳排放密度越高,税率应该越高。第二,碳税可以是动态的,随着时间不同而有所调整。第三,碳税不仅应该惩罚污染,也应该鼓励绿色。第四,碳税收应该兼顾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